(一)以恒心筑梦,以语言通世界——我圆梦北语的考研征程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李佰花 阿拉伯语21班 录取院校:北京语言大学
我是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阿拉伯语专业2025届毕业生李佰花,即将踏上新的学术征程,成为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笔译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回顾大学四年,我始终坚信“语言是文明的钥匙”,在阿拉伯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坚定的学术追求,成功圆梦北语。以下是一些个人学习备考经验,以及想送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共勉的成长箴言。

大学期间:脚踏实地,以赛砺行
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深知扎实的基本功至关重要。大学四年,我始终坚持“三个一”学习计划:每天一小时晨读训练发音,一小时精读提升理解能力,一小时写作强化表达能力。通过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我的努力也得以开花结果。我先后取得阿拉伯语专四、专八证书,英语四级(550+)以及英语六级等证书。此外,在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我凭借流畅的阿拉伯语表达和扎实的跨文化分析能力,荣获云南赛区阿拉伯语组银奖。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而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考研之路:目标坚定,全力以赴
大三时,我确立了考研目标——北京语言大学,这所语言类顶尖学府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备考期间,我系统复习了阿拉伯语语法、翻译理论和阿拉伯文学史,同时针对北语的考试特点,重点强化了学术写作和跨文化研究能力。每天雷打不动的学习计划:7点起床背诵单词,8点到图书馆刷题,晚上整理错题和专题笔记,成了我生活的常态。同时为提升竞争力,我还主动联系北语的学长学姐,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和学术动态,以便进行多方面准备。在复试备考期间我仍不敢懈怠,认真复习专业课笔记、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并经常模拟面试,最终在复试阶段展示了学术潜力和问题意识,赢得了导师的青睐。
未来展望:以学术为志,架沟通之桥
“语言是相遇的起点,也是理解的桥梁。”即将进入北语,我深知研究生阶段需要更深的学术积淀和更广的国际视野。未来,我希望在阿拉伯语语言学与中阿文化交流领域深耕,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成为中阿友好交往的学术使者。
对于学弟学妹,我想说:“考研是孤独的修行,但每一步都算数。无论是晨读时的第一缕阳光,还是深夜笔记本上的最后一笔,都是通往梦想的基石。”而对于未来的自己,我愿始终铭记初心:“在学术的道路上,既要严谨求真,也要心怀家国,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新的起点,我将继续以热爱为帆,在语言的海洋中驶向更远的彼岸!
(二)心向云端梦为马,逐梦北外绽芳华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邓颖川 英语(师范)2106班 推免北京外国语大学
我是2025届英语师范专业2106班的毕业生,邓颖川。目前已推免至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前往北外国际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继续深造。回顾研究生推免之路,尽管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收获,但在学院的支持和老师的帮助下,我总能收获成长与蜕变。
在课程学习方面,我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和严谨态度。大学四年专业GPA达到3.85/4.0,专业成绩在242名同学中排名第2。这份优异的成绩,不仅是我对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的有力证明,更是我在保研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专业考试方面,我获得了CATTI三级笔译资格证,专业四级笔试和口试成绩均为优秀,专业八级口试成绩等级优秀,是西南联大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的获得者。

竞赛舞台是我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我全力以赴,屡获佳绩。在陆文苓老师的指导下,我在第28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荣获全国二等奖、云南省决赛亚军;在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演讲赛项获全国铜奖、云南省金奖;2024年第26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与搭档罗鹏楷荣获华南复赛二等奖;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的短视频赛道省赛金奖、国赛铜奖;2025年第27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与搭档李丹荣获华南复赛金奖,并成功晋级全国决赛。在杨言老师的指导下,获得2023年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赛云南省二等奖、全国优秀奖;2024年,在吴若菡老师的指导下,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国赛铜奖和云南省冠军;2024年,在赵云芳老师和李文俊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荣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在竞赛中我不仅收获了荣誉,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良好的竞赛心理素质等。在获得保研资格后,我没有选择懈怠,而是继续沉淀,打磨自己。
科研创新经历是保研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并主持科研项目,努力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2022年,在杨言老师的指导下,我主持申报校级科研训练《云南省国际重要生态湿地语言景观调查研究》。立项后,我带领团队深入四个云南省国际重要生态湿地进行语料搜集。经过精心整理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结题论文《CIS战略下云南省国际重要生态湿地语言景观对城市生态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并顺利结项。2023年,在牛乐德老师和朱晓媛老师的指导下,我主持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康年养老——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康养+”服务》并顺利通过中期检查。从组建团队、确定选题,到项目申报、实地调研,我都亲力亲为。立项后,我组织团队成员前往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进行深度调研,历经数月的努力,形成4万字行业调研报告。这些科研经历,不仅让我熟悉了基本科研方法,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在保研面试中成为我与面试官深入交流的重要话题,展示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潜力。
课堂外,我总是对公益活动热情满满。我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活动,结合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我热心公益,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73小时,积极参与“三下乡”实践锻炼,获得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团体特等奖等荣誉。2023年7月在云南宜良马街小学参与暑期支教,担任音乐老师和英语老师,用心用情的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2023年8月前往广西南宁杨湾中心小学参与广西驻京办主办的“壮苗计划”暑期支教活动,担任英语老师和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在三尺讲台倾听他们和她们的梦想;为第七届南博会提供语言服务,获得共青团云南省委的表彰;2024年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期间,担任总负责人助理,展现云师学子志愿风采。在实习实践中,我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偏好和可能性:参与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实习项目,我负责《云南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探寻与保护》等项目的翻译文稿校对和视频双语文稿校对工作,锻炼了我的翻译技巧和文字校对能力。我曾为第三届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GMS2024省长论坛、云南省国际友谊城市大会等会议提供陪同翻译、交替传译以及同声传译服务。作为中国日报实习记者,出席“守护边境安全”主题新闻发布会、“中老铁路春节文化主题活动”等活动并参与新闻采编。这些经历让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应用,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
在研究生推免准备阶段,我全方位提升自己、精心筹备。为了在研究生推免面试中展现出最佳状态,我坚持每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活动,对于意向专业,我广泛涉猎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模拟面试训练和自我复盘,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即将告别美丽的母校,我深知前行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才赋予了前行的意义。每一次的迷茫与困惑,都是通向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一段坎坷,都是雕刻未来的刻刀。在此,我由衷地感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给予我的每一次机会与支持,感谢每一位曾在我人生中留下温暖的人——家人、老师、朋友和同学们。限于篇幅,无法一一道谢,但你们的鼓舞是我前行的动力,是我在跌倒时重新站起的勇气。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不断成长,追寻属于我的星辰大海。即使前方道路依旧遥远,我也会坚定不移,用我的汗水与努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三)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到国际教育前沿——我的考研逐梦之旅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刘家宁 英语(师范)2108班 录取院校:爱丁堡大学
我是伟德bv1946官网2025届英语师范专业2108班的毕业生刘家宁。四年前,我怀着对英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热情踏入伟德bv1946官网的校园,并立下目标:攻读海外名校的TESOL(对外英语教学)专业,为成为一名国际化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我成功收获了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利兹大学的录取通知,并最终选择前往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
大一入学时,我就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申请海外院校的TESOL专业研究生,并查阅了相关目标院校的资料以及招生要求。在了解国外院校的录取要求后,我深知,国外院校在录取时不仅看重绩点,还会考察实习经历和个人综合素质。因此,我从大一开始便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成绩,力求在每一门课程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无论是语言学理论、二外,还是教学法课程,我都力求精益求精。同时,我积极参与各类实习和实践活动,积累教学经验,拓宽视野。四年间,我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主动完成作业并进行拓展学习。我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我未来学术和职业道路上的基石,因此我从不松懈。通过四年的努力,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扎实的积累,更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学习中,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英语语言学、教学法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耐心的指导让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次见习经历,都让我近距离观察到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老师们不仅传授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无私的关怀,让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受益匪浅,更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正是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让我在考研申研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信念。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从不退缩,始终保持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在大学期间,我的努力也得到了诸多认可。我曾多次获得专业素质奖学金。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学术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努力的鼓励。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为我未来的考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外院校除了看中绩点外,尤其看重申请者的实践能力。为此,我主动争取实习机会,曾在太原市尖草坪一中担任英语教师,在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制定更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及方案;还参与过线上国际教育项目,为海外学生教授英语,积累了跨文化教学经验。这些经历都让我对TESOL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后续的申请文书和面试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准备申请材料时,我反复打磨个人陈述,突出自己对教育的热忱与专业见解。面试KCL时,考官问我为何选择TESOL,我结合四年所学和实习感悟,谈到“语言是桥梁,教育是点燃学生潜能的火种”。面试官听后我的陈述后,表示真切感受到了我对专业的热爱与思考,认为我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潜质。
对于即将踏上爱丁堡大学的求学之旅,我充满期待。TESOL专业将让我系统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接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我希望未来能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探索更高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让更多学生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真正用语言连接世界。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在国际教育领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我想对即将步入考研之路的同学们说:“考研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目标的执着和对梦想的热爱,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真正做到刚毅坚卓,Never give up!”同时,我也要再次感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让我在考研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信念。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