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邀请,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家、作家、philoSOPHIA编辑(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评论家及策展人Kyoo LEE教授于4月17日至18日为我们师生带来了三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学术讲座,在“北潭学术沙龙”系列中注入了鲜明的人文哲思与跨学科视角。讲座由郝桂莲教授主持,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4月17日上午,首场讲座“Comparative Philopoetic Musings on What, Why, When, Where ...”在明德2号楼210教室启幕。LEE教授以“trans”这个前缀为切入点,以Kimiko Hahn的诗作“In Childhood”作为结尾,从哲学与诗学交叉的角度,启发师生们对语言、意义与思维方式的深层反思。

当日下午3点,第二场讲座“On Cultivating Aesthetic Imaginations and Archival Insight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明德2号楼310教室继续展开。围绕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审美想象力(Aesthetic Imaginations)、动物智能(Animal Intelligence)与档案洞察力(Archival Insights),LEE教授以其独到见解探讨科技时代中的人文维度与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路径。

4月18日下午,第三场讲座“Why Deconstruction, not Construction or Destruction?”在明德2号楼310教室举行。LEE教授从“de”这一词源出发,深入阐释解构主义的思想根基,展现其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及思维范式在当代学术中的独特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三场讲座内容丰富、语言生动,LEE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跨领域的视野,将复杂的哲学理论化繁为简,使现场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深刻的学术滋养。互动环节中,师生积极提问,现场交流深入,气氛热烈,展现出我们浓厚的学术氛围。此次系列讲座不仅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也为推动学院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史丽玲教授、谢梅教授,杨章辉、崔潇月等多位教师参加了讲座。